探索实施“路线图”打好项目攻坚战--理论
原标题:探索实施“路线图”打好项目攻坚战
项目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主支撑、主动力、主抓手,事关发展全局、发展后劲、发展景气,体现工作作风、干部作为、地方形象。尤其对宁德这样的后发展地区而言,项目更是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转变方式的强劲动力、改善民生的主要抓手和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尺。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各地在项目运作上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机制体制,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运行效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逐年增大、涉及行业不断增多、投资主体日趋多元、管理方式更加复杂的局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在总结基层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重大项目建设“路线图”。
重视机遇研究,做好项目生成。项目策划生成是项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要从政策中找项目。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省里的工作重心就不同,出台的政策文件也有所侧重,蕴含着新的机遇。要与时俱进,学懂、弄通、吃透、找准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对接衔接。二要从产业链中找项目。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要求,围绕对地方发展具有带动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挖掘一批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规模大、档次高的产业集群。三要从资源开发中找项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策划编制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比如,宁德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舍得把港口、码头、土地、滩涂、淡水、电力等优质资源拿出来,推进临港工业、“场站经济”等加快发展。四要从优势特色中找项目。立足于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把值钱的资源、特产、企业等“家底”亮出来,寻找合作嫁接机会,让客商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达到“你发财我发展”的目的,实现双赢。五要从区位条件中找项目。一个地方区位条件的优劣,事关交通、供水、港口等重大项目的布局,要注重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争取更多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六要从国家省里大规划中找项目。从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中,找准重点,掌握信息,捕捉项目。同时,要敢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创新理念,策划包装生成大项目好项目。
重视前期工作,做好项目报批。项目生成之后,要抓紧项目论证、项目设计、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特别是对关系民生、投资周期长、投资量大,以及涉及生态环保等敏感问题的重点工程项目,要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评估”,甚至进行不可行性研究。其次,要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尽早明确项目选址和用地规模,统筹考虑项目布局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应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统筹考虑项目的用地、用海、用林、环保指标等前置条件。再次,要大力弘扬“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做好项目报批工作。对看准了的项目,要跟踪推进落实。
重视“三维”对接,做好项目招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懂得取舍,综合考虑其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就业带动、财政贡献、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好开发商,找好合作伙伴,给项目找个“好主人”、“好婆家”。一要抬高门槛。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环保一点”的要求,提升抓项目引资金的理念、眼界和门槛,对接引进的项目要有质量、有效益、有竞争力、生态环保,否则一律不要,坚决不引。二要注重集约。在招商引资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特别是具有稀缺深水岸线资源、交通铁路、高速互通口成规模土地的使用,要坚持科学论证的审慎态度,树立“保护也是功劳”的意识,不轻率上马资源利用率低的项目。三要明确重点。在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过程中,既要全盘推进,又要因时因地,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出国企、央企投资量大、带动效益好,外企技术先进、市场广阔,民资效率更高、决策更活的优势,及时调整招商重点。四要讲究方法。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五要善于总结。要善于用逆向思维开展招商引资,认真进行总结。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条件和底气后,集中精力发展一些符合实际的项目。
重视要素支撑,做好项目保障。保障项目建设,就是要满足要素供给。用地方面,要按照“政策宣传到位、调查摸底到位、履行程序到位、足额补偿到位、妥善安置到位、化解矛盾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七个到位”的“路线图”要求,引导群众回归合理期望值,推进“安征迁”工作。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更加重视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用林用海方面,必须提前考虑、提前运作,把前期相关手续办好,把群众思想工作做好,蕞大限度保障好项目用林用海需求。环境容量方面,要有责任意识。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做到可控可防可治。
重视调度协调,做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离不开上下一致支持、左右协调服务,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首席责任人”、“五个一”、“九个具体”、“七个更加”、“六比六看”及督查考核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统筹协调推进。一要强化组织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运行调度,保证各类物资和工作条件及时到位,保证火工材料、柴油机油等足额足量供应。二要强化合同管理。重点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序时进度和时间节点要求,做到机械设备、用工力量、管理人员、建设资金“四个到位”。三要强化质量安全。要严格落实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措施,加强质量安全检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监理,真正把每一个项目建成优质工程、“丰碑工程”。
重视政策支持,做好项目扶持。企业有活力,不仅体现一个地方发展的竞争力,更体现政府的服务力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一要扶优助强。优先扶持具备先进性、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容量大的项目,对于技术特别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省内空白而且具有成长性的项目,不仅地方要采取特殊政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为一类企业服务、为产业链服务,让上下游企业一起受益、一起发展,蕞终使整个产业越做越好,越做越有规模,越做越有竞争力。二要增强动力。通过为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到国家和省里更多的优惠政策,激发投资者和项目业主更大的发展激情与投资意愿,推动项目做大做强,进而延伸产业链。
重视基础配套,做好项目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平台,是蕞好的项目“孵化器”。一要加快园区建设。要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功能,不断提升服务,让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管理、优质服务、集群发展。二要突出城镇依托。在规划建设园区职工宿舍时,一定要重视与附近的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让职工生活有保障、活动有场所、就业能安心。三要完善基础配套。包括水、电、路、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都要根据园区建设计划,超前规划、及早介入、尽快推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项目建设、服务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引商、安商、富商的基本条件和良好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宁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