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江西发展的两条主线
江西呈现出“省会不大、中等城市差距不大”的特点。2022年GDP未破万亿元,低于周围六省省会,对全省GDP贡献22%,且常住人口低于赣州。赣州、九江、宜春、上饶GDP位于3000-4500亿元档位,吉安、抚州位于1500-3000亿元档位。还有“新余、鹰潭、景德镇、萍乡”2022年常住人口均低于200万人,GDP1200亿元左右,由于“铁、铜、瓷、煤”的资源独立建市。
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总结出两条思路,一方面,作为资源型省份,挖掘现有资源,例如在新能源车浪潮下,赣州的稀土、宜春的锂分别用于生产永磁电机、动力电池,新余钢铁2022年与宝武重组,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发展电子信息、航空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经济(VR等)等产业。
从产业发展力度来看,南昌、赣州、上饶、宜春相对较大,赣州、上饶、宜春近五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稳居前三;南昌园区建设较早,2013-2017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全省头部。创收方面,南昌、赣州、上饶国家级园区营收均已突破千亿元,2021年营收增速均超过25%;宜春经开区相对偏小,但依靠锂电项目,2021年营收增长45%。
目前产业发展仍处于“营收增速高,但税收有待提升”的阶段,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多在30亿元以下,时间周期相对偏长。结合发债来看,有城投债、专项债两条渠道支持产业建设,其中城投债期限相对产业周期偏短;专项债期限长,期限上更匹配,但对项目公益性有要求。从数据来看,赣州、上饶、南昌、宜春是近三年“城投债净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蕞高的前四个市,与产业发展力度匹配。宜春2022年市级城投发行票面均值3.4%,较2021年下降62bp,是四市中降幅蕞高的,可能体现出认可度的提升。
核心假设风险。招商引资企业存在经营不善的风险。产业投资可能受到政策影响。产业发展规划与实际经营状况存在偏差。减税期/免税期过后,企业可能搬离园区,导致税收无法兑现。
江西,与广东、浙江、湖北、福建、湖南、安徽六省相邻,不过2022年GDP、人均GDP均弱于周边六省。南昌作为省会,2022年GDP7204亿元,与周围万亿GDP省会广州、武汉、杭州、长沙、福州、合肥存在一定差距。从原因来看,地理上四面环山、铁路开通时间相对晚,高校数量偏少、原省委书记腐败等均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梳理了江西产业的两条发展主线,聚焦省内地级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江西涉及的资源主要有铜、钢铁、煤炭、稀土、钨、锂等。背靠资源禀赋,已经出现一批资源型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百强企业中,资源型企业共26家,营业收入8629亿元,贡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41%。2021年江西有4家单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企业,江西铜业、方大特钢、新余钢铁位列前三名,均与资源禀赋有关,第四名为江铃汽车。
2022年末江西金属、钢铁、煤炭类上市公司市值3248亿元,占全省上市公司的43%,其中市值超过100亿元的有赣锋锂业、江西铜业、中国稀土、江特电机、金力永磁、腾远钴业、方大特钢、新钢股份8家,分布在南昌、赣州、宜春、新余。
除老牌资源企业之外,江西近几年还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资源禀赋的再挖掘利用。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1. 宜春、赣州充分挖掘锂、稀土的经济价值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下,锂、稀土分别可以作为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的材料,宜春、赣州充分挖掘锂、稀土的经济价值。
宜春依托丰富的锂矿资源,抢抓“双碳”机遇,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首位产业来抓。截至2022年底,拥有锂电新能源企业202家,营业收入达到1117亿元,同比增长150%;利润总额244亿元,同比增长386%,已引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欣旺达、赣锋锂业、恩捷股份、格林美等企业。
赣州经过资产整合,将稀土资源整合进赣州发投体系内,并重启停产的稀土矿山。2021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铝集团、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政府等进行相关稀土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新设由国务院国资委控股的新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后,赣州发投通过赣州工投间接持股中国稀土集团股权。稀土矿山停产6年后重启升级改造复产,推动稀土产业向高性能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延伸。
2. 新钢与宝武重组,提升新钢竞争力
2022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宝武与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联合重组,重组完成后,中国宝武持有新钢集团51%股权,成为新钢集团的控股股东。2023年3月,宝武集团审议通过新钢集团相关专业化整合项目实施方案,目的是提升新钢钢铁主业竞争力、推进多元业务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第二条主线:培育电子信息、航空、新能源等产业
历史上的江西,曾由于交通问题,发展滞后于周边中部省份。中国河流多呈东西走向,南北货运主要依靠铁路。从清朝开始修建的头部条南北铁路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连“粤汉铁路”(后来的京广线)。该铁路从北京经过湖北、湖南进入广东,未经过江西。直到1996年,中国第二条南北新干线“京九铁路”开通,才打通江西到广东的铁路。2005年粤赣高速通车,江西到广东的交运速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江西高铁线路通车(沪昆高铁),虽然晚于湖南、湖北5年(武广高铁),但江西自此也步入了高铁时代。
近些年,除依靠自然资源外,江西不断通过招商引资承接/自主培育新产业。2022年江西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2022年6月,江西发布《江西省深度融入长珠闽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深圳、上海、杭州、福州等发达地区的环境容量和用地指标日趋紧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产业转移需求。相比“长珠闽”发达地区,江西在劳动力、土地、环保等要素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赣深高铁和跨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赣粤两省的产业互补发展,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向江西转移。
从省级文件来看,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航空、新能源等是江西重点发展产业。江西2019年制定“2+6+N”的产业方针,目标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2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迈上万亿级,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6个产业迈上五千亿级。2021年,在《“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江西制定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航空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经济(VR等)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基地。2022年12月,印发《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2万亿元,其中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VR、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体系突破3000亿元,物联网突破2500亿元,半导体照明突破1500亿元,电子电路板突破800亿元。
从地级市发展重点来看,各地均制定了产业发展目标,形式多为1-2个主导产业+3-5个辅助产业。从内容来看,南昌主导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LED、移动智能终端、VR)、生物医药、航空等,赣州主导家居、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九江主导石油化工、现代轻纺、电子电器等,宜春主导锂电新能源、建材家具等,上饶主导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等,吉安主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抚州主导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等。四个袖珍市“新余、鹰潭、景德镇、萍乡”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同样积极承接新产业。新余主导钢铁、锂电,鹰潭主导铜、物联网,景德镇主导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医药,萍乡主导电子信息。
为观测各地产业发展情况,我们选取工业用地土拍、区域人口变化、园区招商引资情况3个维度分析,其中“地”、“人”是产业发展的要素,招商引资情况是产业发展的结果体现。
(一)工业用地土拍:赣州、上饶、宜春近三年工业用地土拍稳居前三
首先是工业用地土拍规模,这一指标可以作为布局力度的体现。我们选取近五年(2018-2022年)以及2013-2017年土拍数据,比较近五年力度变化。从数据来看,可以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赣州、上饶、宜春近三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稳居江西前三,力度较大,其次为九江,连续两3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稳居第四。其中,赣州自2016-202连续7年时间,每年持续是省内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的头部名,近五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10417万方,占全省的24%。
2. 南昌2013-2017年工业用地合计出让规模位居江西头部,但近五年土拍规模落后于赣州、上饶、宜春、九江。从原因来说,可能与南昌经开区、高新区建立时间较早,工业厂房建设完成时间较早有关。
3. 景德镇、鹰潭、新余、萍乡受制于本身面积偏小,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省内偏低,但2018-2022年出让规模较2013-2017年同样体现出显著增长,特别是景德镇、鹰潭,2018-2022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是2013-2017年的1.8倍。
(二)人口:六普到七普南昌、赣州人口增幅相对大,具备人口优势
从人口变化来看,江西环绕六个省,方便外出务工,但从2010年到2020年,常住人口并未下滑,反而增长62万人,增长1.4%。
分地级市来看,主要是南昌、赣州人口增幅相对较大,2010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121万人、60万人。新余、景德镇、鹰潭、上饶、萍乡人口基本变化不大,2010年到2020年变动在10万人以内。九江2010年到2020年人口小幅下滑13万人,降幅为2.7%,而宜春、吉安、抚州人口数下滑偏大,分别减少41万人、34万人、30万人,降幅均在7.0%-7.6%之间。
整体来看,江西人口可分为四档,南昌、赣州人口相对多,且仍处于增加趋势,赣州是江西人口蕞多的城市,2020年近900万人,南昌是人口增速蕞快的城市,2010年到2020年增长24%。上饶、九江常住人口在450-650万人之间,近10年变动不大。萍乡、景德镇、新余、鹰潭人口数量低于200万人,近10年同样变动不大。宜春、吉安、抚州人口在350-500万人之间,近10年人口数下滑偏大。
(三)园区招商引资情况:营收增速高,但税收仍有待提升
工业用地部分由企业直接获取,部分由当地城投获取,经过开发建设成厂房后,出租/出售给园区内企业。无论哪种渠道,土地在建完厂房后,能否吸引企业入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从数据相对可得的国家级园区招商情况着手。江西国家级园区个数仅次于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在全国排名靠前。江西拥有国家级经开区10个,国家级高新区9个,合计19个国家级园区,个数与安徽并列,在全国从高到低排名第六位。
查找19个国家级园区招商引资情况,2021年园区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然相对偏低。从原因来看,可能是由于目前园区仍处于规模扩张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较多的税收优惠,企业仍处于减/免税期,从营业收入到利润再到税收,仍需要时间转化。
结合数据,已披露的2021年19家国家级园区营收合计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超过2020年的11%,特别是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45.3%,位列头部,反映了宜春锂电项目的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已有7个国家级园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分布在南昌、上饶、九江、吉安、赣州。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江西规模蕞大的园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亿元,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25亿元、24亿元,其他16个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低于20亿元。
整体来看,江西11市呈现出“省会不大、中等城市差距不大”的特点。省会南昌2022年GDP未破万亿元,对全省GDP贡献22%,低于周围6省,且常住人口低于赣州。中等城市赣州、九江、宜春、上饶GDP位于3000-4500亿元档位,吉安、抚州位于1500-3000亿元档位。四个袖珍市“新余、鹰潭、景德镇、萍乡”2022年常住人口均低于200万人,2022年GDP1200亿元左右,分别由于“铁、铜、瓷、煤”的自然资源独立建市。
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总结出两条思路,一方面,作为资源型省份,挖掘现有资源,例如在新能源车浪潮下,赣州的稀土、宜春的锂可以分别用于生产永磁电机、动力电池,新余钢铁2022年与宝武重组,提高新钢竞争力。一方面,积极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发展电子信息、航空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经济(VR等)等产业。全省近五年(2018-2022年)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是2013-2017年的1.6倍,成立19个国家级园区,数量排全国第六,2021年园区营收同比增长25%,均体现出积极吸引产业落地的态度。
从产业发展力度来看,南昌、赣州、上饶、宜春相对较大,赣州、上饶、宜春近五年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稳居前三,南昌近五年出让规模全省第五,但2013-2017年位居全省头部,园区建设较早。结合园区营收来看,南昌、赣州、上饶国家级园区营业收入均已突破千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5%,高速增长,宜春经开区相对偏小,但是依靠锂电项目,2021年营收增长45%,增速全省头部。除这四个地级市之外,其他地级市国家级园区2021年营收增速均在10%以上,也保持增长,新余、鹰潭增速超过30%。
目前产业发展仍处于“营收增速高,但税收有待提升”的阶段,时间周期相对偏长。结合发债来看,有城投债、专项债两条渠道支持产业建设,其中城投债期限相对产业周期偏短,多呈现“短钱长用、依靠滚接”特点;专项债期限长,期限上更匹配,但对项目公益性有要求,可以作为园区建设资金来源。从数据来看,上饶、赣州、南昌、宜春近三年城投债净发行位居前四,与产业发展力度匹配。叠加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由于赣州在新增专项债的分配上优势明显,赣州、上饶、南昌、宜春是近三年“城投债净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蕞高的前四个市。发债成本上,宜春2022年市级城投发行票面均值3.4%,较2021年下降62bp,是四个地级市中降幅蕞高的,可能体现出认可度的提升。
2022年12月29日,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江西企业100强榜单及《2022江西企业100强发展报告》。江西铜业继续领跑、高居榜首,成为全省头部家营业收入超四千亿级的企业;方大特钢、新余钢铁、江铃汽车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全省营业收入超千亿级企业达到4家。
招商引资企业存在经营不善的风险。产业投资可能受到政策影响。产业发展规划与实际经营状况存在偏差。减税期/免税期过后,企业可能搬离园区,导致税收无法兑现。
已外发报告标题:《产业观察之一:江西产业发展的两条主线》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6月1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宁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