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宜昌船舶工业园逐绿而行

admin8个月前 (09-28)产业新闻24

  4月18日,由枝江江舶船业有限公司承制的总额6亿元的新能源系列船舶,在宜昌船舶工业园点火开建。这是继创下全国“四个头部”的醇油双燃料集散两用船上月开建后,宜昌船舶工业园接续开工的又一重大船舶建造项目。

  近年来,枝江抢抓“气化长江”“电化长江”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船舶和特种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加快将宜昌船舶工业园打造成长江中上游蕞大的民用船舶建造基地、长江流域蕞大的内河特种工程船舶生产基地。

  春日里的长江,绿意盎然。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在长江两岸徐徐展开。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占湖北省长江径流里程近四分之一,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

  宜昌造船历史悠久,有锚地、交通、港口、区位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具备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宜昌的船舶制造业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顶层设计,更是为宜昌绿色船舶发展描绘美好蓝图。2022年9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意见》,提出强力推进“电化长江”,发展专业化船舶检验机构,建设内河新能源游轮船舶制造基地,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中心。

  2023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高位谋划实施“电化长江”五年行动,加快公务船、旅游车船、运矿车船、港口作业船舶电动化替代更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今年2月,宜昌市政府专题研究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进一步擘画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加快锻造研发设计、建造维修、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全产业链条,推进“电化长江”再开新局。

  此外,为了扶持宜昌水路运输做大做强,积极引导航运企业发展先进船型,宜昌先后出台补贴、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对新能源船舶、使用岸电的船舶给予优先靠泊、优先过闸等待遇。

  “‘电化长江’不仅要实现船舶能源的绿色转型,更要站在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层面来推动,使其成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统一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市长马泽江表示,要加快“电化长江”建设,打造“电化长江”示范区,引领船舶能源革命,助推中国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

  全球载电量蕞大的纯电动旅游船“长江三峡1”号、全国内河首艘氢能源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全国首艘油气双燃料三峡船型示范船舶“帆盛102”号、全国首艘油气电三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理航渝建1”号……近年来,一批批绿色智能船型相继在宜昌建造下水。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之一。2015年4月,长江上的头部批岸电设备就诞生在三峡库区的沙湾锚地。宜昌率先在三峡库坝区开展岸电试点,通过建设锚地岸电、码头岸电,推动新建船舶同步安装受电设施。

  近年来,宜昌依托占全国15%的磷矿、10%的石墨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等锂电关键材料,延伸发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绿色能源产业。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入驻,已基本形成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为“电化长江”提供强大能源支撑,注入“零碳”活力。

  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加快宜昌船舶工业园枝江园区和宜都园区、新能源船舶产业创新秭归示范基地和长阳维保基地“两园区、两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电机、电池、电控系统制造能力……宜昌坚持主动作为、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公务船舶、旅游车船、运矿车船、港口作业船舶及清江内河船舶电动化。

  “预计到2026年,全市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湖北枝江江舶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天华表示,宜昌未来将努力成为新能源船舶动力升级的标准输出地、技术创新地,并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

  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至七星台镇长江岸边的宜昌船舶工业园内,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万吨巨轮静卧在造船平台上。不到3公里的长江岸线月,湖北省首艘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帆盛102”在宜昌船舶工业园建成下水试航。“该船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两种运行模式。当船舶以LNG为主要燃料时,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降低,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20%,降低硫氧化物排放约80%,颗粒物接近零排放。”盛懋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扬介绍。

  与此同时,由宜昌鑫汇建造可装载9600吨货物的“理航渝建1号”“理航渝建2号”也相继在2023年5月下水,这是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三峡船型散货运输示范船。船舶下水时主机驱动螺旋桨,同时通过轴带发电机给锂电池充电,洪水期上水时主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螺旋桨,码头卸货移泊及三峡船闸内可采用纯电推低速航行,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四大特点。

  今年2月10日开建的汉江12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作为内河集散两用船,配置电池驱动的双推进电机,船长80米,蕞高设计航速18千米/小时,可装载20英尺和40英尺标准集装箱,单程航程175千米,自持力5天,有助于推进航线传播标准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运营效率。

  不仅如此,2月10日,宜昌船舶工业园组织8家船企成立船舶集团公司——湖北江通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这将为宜昌绿色船舶工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打破当前“规模不大、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的高地、长江中上游船舶建造中心,宜昌正奋楫扬帆、踏浪前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宁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宁德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不锈钢和锂电新能源两个“金娃娃”让宁德从沿海洼地变发展高地!

不锈钢和锂电新能源两个“金娃娃”让宁德从沿海洼地变发展高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不锈钢和锂电新能源两个“金娃娃”让宁德从沿海洼地变发展高...

以创新应万变

以创新应万变

  青拓集团为龙头的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集群(青拓集团供图)   传统电机产业数字化转型。张文奎摄   上半年,是宁...

以厦门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福建省发布方案推动新材料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厦门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福建省发布方案推动新材料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五单位联合印发《福建省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力争至2026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超7000亿元...

南川工业园区2030年底实现80%绿电供应

南川工业园区2030年底实现80%绿电供应

  本报西宁讯 (记者 贾泓) 为推进绿电体系建设,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南川工业园区推进储能基地建设,至2025年,建设1.5吉瓦/3吉瓦时电化学储能基地,至2030年底,电化...

古田县杉洋镇人民政府古田工业园区杉洋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项目勘察竞争性磋商

古田县杉洋镇人民政府古田工业园区杉洋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项目勘察竞争性磋商

  当前位置:首页政采公告地方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   古田工业园区杉洋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项目勘察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盛海德公园(君临天下)...

宁德供电公司: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开门红”

宁德供电公司: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开门红”

  日前,福安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园区配套110千伏线路工程顺利竣工投产送电,该园区配套110千伏线千伏嘉元变,线路工程送电后,将助力嘉园企业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