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发展质量阔步前行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超预期挑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推动工业经济朝高质量发展迈进,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态势,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打下坚实工业基础。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现高开稳走态势,全年增速均保持在22%以上区间,尽管月度有所波动但呈现较强韧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快于全省平均增速17.9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全市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4.5%。其中,11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3.0%、10.3%、1.4%,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3.9%,拉动力蕞大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拉动全市增长19.5个百分点。
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106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94.0%。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1%,快于全市平均增速13.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3.5%,比重较前三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3.4%,拉动全市增长24.4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0.8%,产销率为99.5%,较前三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2个、1.7个百分点。全市87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面33.3%。其中,铸铁件同比增长15.3%,冷冻水产品同比增长9.5%,汽车同比增长9.9%;商品混凝土同比下降17.7%,发电量同比下降5.0%。
全市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快于全市平均增速7.9个百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2.9%,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0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2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在今年10月实现突破,成为我市首个产值超两千亿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44.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6.2%,拉动全市增长20.3个百分点;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贡献率为13.1%,拉动全市增长3.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3%,贡献率为5.2%,拉动全市增长1.2个百分点。
全市全年工业总产值超百亿企业共13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占全省百亿企业的22.4%。其中,产值超千亿元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增加值同比增长26.3%,快于全市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3.1%,拉动全市增长19.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9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中型企业4家,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1%、38.6%,均快于全市平均增速;两个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4.2%、60.7%,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3个、3.8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32.93亿元,同比增长73.1%,快于营业收入增速31.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4个百分点。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1.22亿元,同比增长41.9%;利润总额449.0亿元,同比增长69.4%,利润增速大幅快于收入增速,两项指标分别快于全省平均增速34.2个、75.8个百分点。33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1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且增速超过20%。利润总额增速较高的行业有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8倍、1.2倍、50.0%、39.6%、28.9%、25.1%。
全市六大重点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二升四降”的局面。冶金特钢、发电供电增加值增速低位运行,同比分别增长1.5%、1.4%,但增速较1-11月分别放缓3.0个、0.9个百分点;食品加工增速由11月增长4.8%转为下降1.6%;电机电器、合成革制造、生物医药持续低迷,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1.1%、10.7%、7.2%。食品加工、电机电器、合成革制造、生物医药等四个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共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
铜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0%,降幅较1-11月扩大5.5个百分点,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点。目前,铜材料产业链条主要以中铜为核心,缺少下游深加工配套企业,因此亟需延长上下游补齐前后端,实现全链条覆盖。
从四个季度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情况看,全市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持续下降,四季度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3.0%,较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分别下降0.3个、1.3个、2.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是原材料和用工成本,面临原材料成本压力的企业占比依次为78.2%、78.6%、76.8%、75.8%;面临用工成本压力的企业占比依次为65.3%、61.5%、66.3%、61.1%。
下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既有许多积极因素,也面临较大挑战。总体来看,在四大主导产业的强有力带动下,2022年我市工业化水平已达51.1%,贡献居各行业之首。初步判断,202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将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随着产业规模升级扩量,增速将有所放缓。同时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后,国际国内市场将迎来一轮新的变化,市场需求有望改善,我市工业发展也在积蓄积极力量,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将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助力谱写“宁德篇章”。
联系我们站点地图隐私保护关于我们法律声明
版权所有:宁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宁德市人民政府承办: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蕞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宁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